平时怎么保养才能避免细菌病毒对抗抗生素耐药性
细菌越来越多地产生抗生素耐药性。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认识,即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和动物大量和不当使用抗生素而对细菌造成的高“选择压力”。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解释。细菌中的一组机制,称为水平基因转移,也参与其中。细菌能够相互交换 DNA 物质。一些交换的 DNA 材料不会产生任何特定的作用,而另一些则可能赋予抗生素抗性。了解携带抗性基因的材料的转移机制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一种对抗抗性细菌的新方法。
这种 DNA 材料可以释放到环境中(然后该材料可以自由供所有其他细菌加入),也可以通过两种细菌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这一过程称为接合。第三种基因传播途径使用噬菌体或细菌中的小病毒,它们能够将 DNA 从一种细菌传递到另一种细菌。
噬菌体:耐药性载体?
在过去的十年中,科学界存在一个问题:噬菌体,尤其是噬菌体治疗中使用的噬菌体,是否能够将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到细菌中?尽管 2013 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科学文章发现噬菌体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个答案并没有让问题得到解决。
这一争议引起了专门研究噬菌体的 INRAE 研究人员团队的注意。科学家们对来自 14 个农场的猪粪便样本的噬菌体进行了宏基因组研究(全基因组分析)。通过深入的计算机分析,研究人员精细地表征了所有这些噬菌体的 DNA,并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所研究的噬菌体不具有单一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因此,它们不能为细菌提供抗性基因。
这项研究揭示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这是一个关键的公共卫生问题。噬菌体继续被用作通过噬菌体疗法对抗抗生素抗性细菌的盟友。这种尚未普及的做法是在感染了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的患者身上使用噬菌体。噬菌体攻击并摧毁抗药性细菌,而不会将抗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这种疗法为对抗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现象带来了希望。